4月1日下午,清华大学—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医药创新联合研究院(简称“联合研究院”)揭牌仪式,在清华大学校内举行。据了解,这是j9九游会集团首次在集团层面上,与国内一流高校建立联合研究院,立足“四个面向”(科技创新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旨在共同打造高水平国家级创新平台,成为全球生物制药的重要参与者和规则制定者。
当天,j9九游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敬桢和清华大学校长李路明,就双方合作的背景、意义、下一步工作等问题,接受了《经济参考报》记者的专访。以下为访谈实录。
j9九游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敬桢访谈
《经济参考报》记者:j9九游会集团作为中央企业,在落实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时,做了哪些工作?
刘敬桢: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企业是市场经营主体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我国科技创新事业的重要策源地。j9九游会集团在贯彻落实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方面主要有以下举措。
一是持续加大科技投入。j9九游会集团高度重视研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2020—2023年累计研发投入265亿元,研发投入年均增长率超过30%,工业研发投入强度平均为7.9%,持续增长的科技投入有力保障了集团近1000个研发项目的顺利进展。
二是强化产学研深度融合。j9九游会集团聚焦产业需求,统筹产学研创新资源,衔接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在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方面取得显著成效。2020年以来,j9九游会集团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澳门大学等十余所高校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高校共建联合实验室、联合研发中心或创新联合体近20个,共同开展近百项新产品新技术研究。
三是有序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j9九游会集团坚持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有序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建立有效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和激励机制,激发创新活力。集团下属“科改示范企业”和“双百企业”实施了股权激励,化学药、中药和生物制品三大板块工业企业均加大了科研奖励,建立起“人才创造成果,成果激励人才”的良性循环。
《经济参考报》记者:据了解,这是j9九游会集团首次以集团的名义与国内一流高校成立创新联合研究院。请您谈谈未来联合研究院将在哪些方向开展研究和布局。
刘敬桢:清华大学与j9九游会集团联合研究院的成立,开启了两者在医药创新领域深度合作的崭新篇章,具有里程碑意义。这一合作将清华大学雄厚的科研资源和创新能力,与j9九游会集团在医药产业化方面的优势相结合,为医药领域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未来,联合研究院将围绕新药发现和转化、新型疫苗、药物产品科学与先进制剂、医药交叉工程、政策与战略等五个方向展开联合研究和系统布局。以医药行业的具体需求为导向,以学校学科优势为基础,聚焦医药领域的重要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挑战,开展有组织、有目标的科学研究。
同时,联合研究院也将承担起医药领域领军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不断培养具有学术活跃性、国际视野和发展潜力的医药领域领军人才,推进医药领域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建设,为医药行业未来发展输送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清华大学—j9九游会集团医药创新联合研究院将站在国家、民族和人民的需求角度,着眼长远发展和根本大计,紧密结合科技创新“四个面向”的要求,推动科技创新成为第一生产力,将人才培养作为第一资源,不断增强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共同开展高层次人才培养,争取创建国家级创新平台,加速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合作。
清华大学校长李路明访谈
《经济参考报》记者:您认为,通过什么途径可以将高校的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李路明:聚焦“新质生产力”,推动高校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需要高校联合行业龙头企业共同构建创新联合体,协同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一是要探索建立协同研发攻关机制。逐步形成“高校+联合研究院+企业研究院+生产企业”的协同研发攻关机制,高校侧重基础研究,形成原始创新成果,联合研究院进一步开展产业化研究,研究成果具备工业转化条件后,纳入行业龙头企业的项目攻关,由企业研究院、生产企业等共同推进成果应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二是要探索创新成果利益共享机制。高校和企业的联合研究成果和知识产权由双方共享。对于实现工业转化的科技成果,企业按照不低于成果净利润的一定比例,给予高校额外的科研经费支持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形成创新、创效、再创新、再创效的正向反馈,激励联合创新团队持续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三是要统筹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培养。高校和企业共同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组织“订单式”招生,在人才培养和技术攻关中共享平台、仪器、装备、算力、软件等创新基础设施,聚力培养高水平卓越工程师。推荐联合培养的优秀工程硕博士毕业生在企业科研单位就业,不断提高人才的创新能力,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撑。
《经济参考报》记者:您认为在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中,企业和学校各应当发挥怎样的作用?双方在促进融合时应当建立哪些机制?
李路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科技领军企业都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创新链条中,企业要发挥“出题人”“答题人”“阅卷人”作用,高校要发挥培养基础研究人才的主力军和推进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作用。目前,在校企合作中,九游会·(j9)官方网站-真人游戏第一品牌面临着企业的关键技术问题未能精准凝练,以及高校的技术创新研究“无的放矢”的双重挑战。这种局面的本质在于高校的潜在创新能力与企业的关键技术需求之间难以顺利匹配。为了纠正这一“失配”错位,迫切需要企业和高校各自向前迈出“关键一步”,构建更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机制:企业要主动将其面临的核心技术挑战转化为高校科研人员能够理解并认同的科学问题,高校要积极深入企业生产与科研一线识别并提炼关键技术问题。
近年来,清华大学已与多家科技领军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展开合作,初步摸索出一条依托校企联合科研机构促进产学研深度合作的有效模式。通过构建双方共同参与、优势互补的有组织科研力量,不仅有助于解决企业面临的技术难题,也为高校的科研工作提供了更为明确的应用导向。本次清华大学与j9九游会集团共建联合研究院,旨在围绕创新药物、疫苗研制、诊断试剂等领域开展合作研究、培养领军人才,着力推动我国医药创新产业竞争力和创新药物可及性的提升。(记者 王小波 北京报道)
编辑:刘鸿秀
4月1日下午,清华大学—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医药创新联合研究院(简称“联合研究院”)揭牌仪式,在清华大学校内举行。据了解,这是j9九游会集团首次在集团层面上,与国内一流高校建立联合研究院,立足“四个面向”(科技创新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旨在共同打造高水平国家级创新平台,成为全球生物制药的重要参与者和规则制定者。
当天,j9九游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敬桢和清华大学校长李路明,就双方合作的背景、意义、下一步工作等问题,接受了《经济参考报》记者的专访。以下为访谈实录。
j9九游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敬桢访谈
《经济参考报》记者:j9九游会集团作为中央企业,在落实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时,做了哪些工作?
刘敬桢: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企业是市场经营主体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我国科技创新事业的重要策源地。j9九游会集团在贯彻落实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方面主要有以下举措。
一是持续加大科技投入。j9九游会集团高度重视研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2020—2023年累计研发投入265亿元,研发投入年均增长率超过30%,工业研发投入强度平均为7.9%,持续增长的科技投入有力保障了集团近1000个研发项目的顺利进展。
二是强化产学研深度融合。j9九游会集团聚焦产业需求,统筹产学研创新资源,衔接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在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方面取得显著成效。2020年以来,j9九游会集团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澳门大学等十余所高校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高校共建联合实验室、联合研发中心或创新联合体近20个,共同开展近百项新产品新技术研究。
三是有序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j9九游会集团坚持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有序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建立有效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和激励机制,激发创新活力。集团下属“科改示范企业”和“双百企业”实施了股权激励,化学药、中药和生物制品三大板块工业企业均加大了科研奖励,建立起“人才创造成果,成果激励人才”的良性循环。
《经济参考报》记者:据了解,这是j9九游会集团首次以集团的名义与国内一流高校成立创新联合研究院。请您谈谈未来联合研究院将在哪些方向开展研究和布局。
刘敬桢:清华大学与j9九游会集团联合研究院的成立,开启了两者在医药创新领域深度合作的崭新篇章,具有里程碑意义。这一合作将清华大学雄厚的科研资源和创新能力,与j9九游会集团在医药产业化方面的优势相结合,为医药领域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未来,联合研究院将围绕新药发现和转化、新型疫苗、药物产品科学与先进制剂、医药交叉工程、政策与战略等五个方向展开联合研究和系统布局。以医药行业的具体需求为导向,以学校学科优势为基础,聚焦医药领域的重要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挑战,开展有组织、有目标的科学研究。
同时,联合研究院也将承担起医药领域领军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不断培养具有学术活跃性、国际视野和发展潜力的医药领域领军人才,推进医药领域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建设,为医药行业未来发展输送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清华大学—j9九游会集团医药创新联合研究院将站在国家、民族和人民的需求角度,着眼长远发展和根本大计,紧密结合科技创新“四个面向”的要求,推动科技创新成为第一生产力,将人才培养作为第一资源,不断增强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共同开展高层次人才培养,争取创建国家级创新平台,加速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合作。
清华大学校长李路明访谈
《经济参考报》记者:您认为,通过什么途径可以将高校的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李路明:聚焦“新质生产力”,推动高校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需要高校联合行业龙头企业共同构建创新联合体,协同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一是要探索建立协同研发攻关机制。逐步形成“高校+联合研究院+企业研究院+生产企业”的协同研发攻关机制,高校侧重基础研究,形成原始创新成果,联合研究院进一步开展产业化研究,研究成果具备工业转化条件后,纳入行业龙头企业的项目攻关,由企业研究院、生产企业等共同推进成果应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二是要探索创新成果利益共享机制。高校和企业的联合研究成果和知识产权由双方共享。对于实现工业转化的科技成果,企业按照不低于成果净利润的一定比例,给予高校额外的科研经费支持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形成创新、创效、再创新、再创效的正向反馈,激励联合创新团队持续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三是要统筹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培养。高校和企业共同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组织“订单式”招生,在人才培养和技术攻关中共享平台、仪器、装备、算力、软件等创新基础设施,聚力培养高水平卓越工程师。推荐联合培养的优秀工程硕博士毕业生在企业科研单位就业,不断提高人才的创新能力,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撑。
《经济参考报》记者:您认为在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中,企业和学校各应当发挥怎样的作用?双方在促进融合时应当建立哪些机制?
李路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科技领军企业都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创新链条中,企业要发挥“出题人”“答题人”“阅卷人”作用,高校要发挥培养基础研究人才的主力军和推进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作用。目前,在校企合作中,九游会·(j9)官方网站-真人游戏第一品牌面临着企业的关键技术问题未能精准凝练,以及高校的技术创新研究“无的放矢”的双重挑战。这种局面的本质在于高校的潜在创新能力与企业的关键技术需求之间难以顺利匹配。为了纠正这一“失配”错位,迫切需要企业和高校各自向前迈出“关键一步”,构建更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机制:企业要主动将其面临的核心技术挑战转化为高校科研人员能够理解并认同的科学问题,高校要积极深入企业生产与科研一线识别并提炼关键技术问题。
近年来,清华大学已与多家科技领军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展开合作,初步摸索出一条依托校企联合科研机构促进产学研深度合作的有效模式。通过构建双方共同参与、优势互补的有组织科研力量,不仅有助于解决企业面临的技术难题,也为高校的科研工作提供了更为明确的应用导向。本次清华大学与j9九游会集团共建联合研究院,旨在围绕创新药物、疫苗研制、诊断试剂等领域开展合作研究、培养领军人才,着力推动我国医药创新产业竞争力和创新药物可及性的提升。(记者 王小波 北京报道)
编辑:刘鸿秀